日韩中文人妻无码不卡2017,亚洲图片av在线
吳榮治:游客過多,會危害碉樓園林城市的結構和展品
[日期:2007-08-16]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林亞茗 沈衛(wèi)紅   發(fā)表評論(0)打印



    開平碉樓申遺成功。這一個月來,碉樓旅游明顯升溫。就此,廣東省僑商會副會長吳榮治和開平碉樓文化研究所所長譚金花接受南方日報記者專訪——

  游客過多,會危害碉樓的結構和展品

  2007年628日上午,在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第31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廣東的“開平碉樓與村落”項目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進入了正式表決。 11分鐘后,“通過了!”的消息就傳了出來,歷經八年的申遺路終于成功了。這成了海內外開平鄉(xiāng)親的特大喜訊。

  這一個月來,開平碉樓旅游熱明顯升溫。那一幢幢沉寂多年的碉樓,頻頻響起游客的腳步聲、喧嘩聲。省僑商會副會長、香港開平商會永遠名譽會長吳榮治和開平碉樓辦工作人員譚金花,都曾經在申遺過程中付出大量心血,如今卻感到喜憂參半。他們擔心大部分游客僅僅只看到碉樓的外部景觀、建筑形式,而體會不了這個項目真正深厚的華僑文化價值。

  723,在園,開平有名的現代華僑園林,在這里,我們與其主人吳榮治以及被譽為“碉樓專家”的譚金花談起了碉樓的話題。

  碉樓外表華麗,住在里面既不方便也不舒適

  記者(下簡稱記):我們看到,在你的私家園林里,北歐式尖頂的優(yōu)雅房屋與中國南方的荷風柳韻、菜綠鴨肥的情景相映相襯。這大概就是華僑建筑的一個特點吧。

  吳榮治(下簡稱吳):是的。中國傳統(tǒng)園林講求天人合一,我又融入許多現代和西方的東西。我希望更多人來欣賞和體驗這種風格。因此,這里雖然是私人園林,但十年間約有2萬人來參觀游覽過。來自世界各國的官員、華裔學生都曾是座上客。哦,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負責申遺的官員也來過。

  記:你為申遺捐過?100萬元,也曾向海外的官員、傳媒介紹碉樓,還幫助申遺工作人員到香港進修。你對碉樓的感情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

  吳:開平人從出生就與碉樓相伴,我是在里面成長的。我的家鄉(xiāng)在廣東華僑之鄉(xiāng)五邑之開平樓崗鄉(xiāng),鄉(xiāng)民們早在十九世紀中即紛紛漂洋過海,遠赴美、加謀生,后漸成一種習俗。鴉片戰(zhàn)爭后,第一批僑民大都是去修建鐵路、淘金,而且一人移民后都會帶上兄弟去。

  記:我知道,如今開平有68萬人,而遍布全球的海外鄉(xiāng)親卻有75萬人。那你爺爺當年出洋的原因是什么?

  吳:我爺爺本來是當地的農民,讀過三年私塾。他18歲時正值光緒年間,天災人禍令農民無法生存,所以不得不去了加拿大。他從在餐館洗碗開始,賺了些錢。因飽受思念家鄉(xiāng)之苦,人到中年時就回國。本可以在香港買幾間鋪位,但農民出身的他有種落葉歸根的情結,就像左鄰右舍一樣在村子里建造碉樓,并置買了16畝田地。

  記:當時,臺山、新會的華僑也很多,回鄉(xiāng)建屋的也不少,但為什么有名的碉樓不如開平多呢?

  吳:這就與華僑史有關。其實這些市縣的移民比開平早三四十年,回鄉(xiāng)建屋的時間大約在清末,建碉樓的風氣還沒有那么盛,式樣也較簡陋。開平絕大部分碉樓是從1911年清朝滅亡到上世紀三十年代之間建造的,此時華僑對中國的前途所抱的希望較大,建碉樓漸漸蔚然成風。而且,很多人也有比富斗靚的心理,在裝飾上各呈異彩。所以,今天大家看到的碉樓外表是華麗的。其實,住在里面既不方便也不舒適。許多樓里頭的面積僅僅有16個平方米的面積,富裕人家的碉樓就空間大些。碉樓普遍窗小門窄,光線不足,樓梯狹小,而且沒有廁所。

  記:但幸虧,開平碉樓沒有在“文革”中被破壞,沒有在近年商業(yè)大潮中被拆,這才給后人留下一份無價之寶。

  吳:可能是由于這一帶華僑太多的緣故,碉樓浸透在每個人的生活中里。

  知道得越多,就越覺得碉樓故事一點都不浪漫

  記:當時,大建碉樓是不是華僑回鄉(xiāng)置業(yè)熱而致?

  吳:不那么簡單。他們回鄉(xiāng)建造碉樓的目的有三個:首先,華僑們在國外由于受到歧視,很難融入主流社會,而且由于美國、加拿大排華,不準中國女人去,所以他們只能回國娶妻置業(yè),希望將來回鄉(xiāng)終老。其次,當時盜賊比較多,常常來打劫華僑及其家屬,特別是以綁架男孩勒索為主,于是華僑建造碉樓用于防賊。第三是這一帶靠江河較近,每發(fā)洪水家居都有被淹的可能,所以碉樓還有防水淹的功能。

  譚金花(下簡稱譚):當時,有的盜賊幫有三四百人,而且還有武器,或者有村民作賊的內線。因此,盜賊也知道僅僅女人在家是沒有錢的,所以他們專等男人從海外回來后再搶。在1928年,騎龍馬村就全村被燒毀洗劫。

  吳:我爺爺就是怕我被綁架,讓我從小睡在碉樓里,一直住到十幾歲出香港。因此,碉樓給我留下了一段難忘的歲月。

  記:申遺成功后,游客紛至沓來。聽說,這個暑假該線路很熱,旅行社收客就比平時增加了近5倍。

  譚:我并不為此高興。一方面,由于管理工作還跟不上,游客過多,會危害碉樓的結構和展品;另一方面,我們的準備工作還做得不夠充分,這會令游客只看碉樓外表,而不了解其真正意義。

  記:如你所說,一般人的確只看到表面的東西。

  譚:游客們看著這些華麗的碉樓,都認為樓主一定有很多錢,回鄉(xiāng)后過著奢侈的生活,那完全是誤解!

  我從小在碉樓群中長大,拍了碉樓的很多照片。后來,我更想探究碉樓背后的故事。因此,我專程赴美國,做了一年多的調研,走訪了70多位碉樓主人及后代,錄下了70盒的口述,每個人都令我震撼。我越知道得多,就越覺得,碉樓故事一點都不浪漫。

  吳:對。碉樓是華僑歷史、中西文化撞擊而融合的產物,也是中國最黑暗時代的見證。當時的農民被局勢逼得無奈,渡洋坐船三個月,許多人死在船上被棄海里;钪臍v經千辛萬苦來到美洲當苦役。加拿大、美國的鐵路,每公里都有華僑的血淚和白骨。所以建樓的錢是浸透了血淚的。

  譚:據我了解,當時華工工資最少的是一天七分錢,最多的是修鐵路的苦力,一個月二三十美元。而建一座碉樓,要花去他們1020年的積蓄。即使建得起碉樓,他們還未住上又要出去賺錢,因為一家老小都等著吃飯。甚至有的人連回家的路費都不夠,只能寄錢給家人,而自己一去就再也沒有回來。

  有的女人從來就沒見過丈夫,拜堂時是用公雞頂替

  記:我曾經聽美籍華人學者譚雅倫說過,華僑固然歷盡艱難困苦,但他們妻子的遭遇更甚,而且這個群體長期是被忽視的。

  譚:真的,住在碉樓的婦女才是最悲慘的。她們與海外謀生的丈夫成親,一生往往只能見上25次,因為男人五年十年才回來一次。還有的更可憐,從來就沒有見過丈夫,拜堂時是用公雞頂替。比如,我曾祖父就只與妻子見過一次,他第二次回來妻子已經去世了。婦女在家要伺候公婆、照顧小姑小叔,還要下田耕地、撫養(yǎng)自己小孩,甚至兼顧防賊。有一個村子的墓地,里面葬的無一男人,他們全部客死他鄉(xiāng)?上攵际桥酥渭。解放后,這些婦女卻被打成“地主婆”、“黑五類”。所以,我訪問她們時,大多數都不愿意提及往事。

  吳:在時局混亂的時候,由于沒有了收入來源,我媽媽就拆了碉樓的鐵門換米吃。

  記:許多有些身家的華僑還娶了不止一個的老婆,加上戰(zhàn)爭期間,國內與外面隔絕,那些女人更加不幸。 

  譚:是的。有一個最有名的碉樓,其屋主一共娶過四個妻子,一個死于難產,兩個隨夫去了美國,也經歷了各種艱辛。我最同情的是第四個妻子。1936年,日軍入侵的消息傳來,丈夫就回了美國,只有她帶著兩個孩子留守在家。由于漸漸地身無分文,不得不把桌、椅等變賣了求生,親戚們卻罵她“敗家婆”。抗戰(zhàn)八年,丈夫杳無音訊,最后她只得改嫁。此舉更引來家人的謾罵。不過,她有勇氣走出這一步,我反而替她感到慶幸。 

  還有,由于丈夫回來得少,不少婦女生不了孩子或者孩子少。于是,這一帶有抱養(yǎng)孩子的風氣。在一個漂亮碉樓比比皆是的村子里,有養(yǎng)子的家庭竟然占86%之多。 

  征集文物,成為生動的華僑歷史博物館 

  記:“開平碉樓與村落”能順利申遺成功,你們?yōu)榇烁冻隽撕芏嗟呐Α?/SPAN>

   吳:申遺能成功,是開平市委、市政府還有海內外鄉(xiāng)親共同努力的結果,更得到北京、香港等地專家的指點。申遺過程也是我們理解碉樓的過程。開頭,我們只是想碉樓申遺,但北京方面的教授提出:碉樓與村落的一體化才能表現特殊的歷史現象——華僑文化。的確,整體內容比建筑本身的含意全面多了。在香港的開平同鄉(xiāng)支持下,譚金花去香港大學跟龍炳頤教授學習世界文化遺產管理的碩士課程。

  記:那小譚能夠現學現用了。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譚:文化遺產保護就是要挽救要消失的,特別是散落于平民百姓中間的文化遺產,要挖掘出其對人類歷史和文化的意義來,才能受到重視和保護。比如,歐洲的某個舊工廠為什么可以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因為其是工業(yè)革命的起源點之一。碉樓也就100年左右的歷史,其建筑水平也談不上太高,它的價值就在于歷史意義。

  記:山西平遙參觀點的介紹非常充分。在那里走一圈,如同上了一堂中國金融和商業(yè)的歷史課。

  譚:這是因為對平遙的研究一直沒有間斷,而且是整個山西省都在做工作。而開平碉樓過去是沒有多少人關注的。近幾年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僅憑開平的人力和財力是很吃力的。2000年以前,大部分碉樓是荒廢的,有的半個多世紀沒有人住。如今,這些碉樓及其環(huán)境經過政府整修,還從海外征集到許多珍貴的文物,使這里成為生動的華僑歷史博物館。

  記:聽說,你們找樓主的后人很不容易。

  譚:這是申遺工作最難的一部分。為了保護、管理和利用碉樓,政府從2000年起就開始了托管工作。樓主可能有很多老婆,兒孫后代就更多了,散落在全球60多個國家,要完成托管手續(xù)一個都不能少。比如,立園屋主就有四個妻子,其中兩位各生9個小孩,后代現有140多人。你想,這個工作多么繁雜!當然,為了支持申遺工作,許多華僑后代都甘愿將樓交給政府。

  記:除了開發(fā)旅游和保存古跡,碉樓現在還發(fā)揮什么功能?

  吳:時至今天,碉樓仍然維系著鄉(xiāng)情和親情。正如我家的碉樓雖然早已經沒有人住,殘舊得換過2次碉樓頂,但我們每年都要回去祭拜祖先。對于我在外國成長的女兒們,這里更加有特殊的意義,她們從美國回來也去碉樓,這里就是認識故鄉(xiāng)、認識中國的切入點。

  記:它是根的象征。

  吳:我在改革開放初期,就放棄美國居留權,回到開平來投資,先是買了30畝地建廠,一直住在碉樓的媽媽就叫:“你爺爺當年買16畝田,害得我們背了幾十年地主身份。你還敢去買地?!”可我相信今時不同往日,而且家鄉(xiāng)的情結在心里催促我做些實事。

  記:申遺現在成功了,你們對開平的碉樓未來怎么看。

  譚:申遺的根本目的主要是保護優(yōu)秀遺產。因此,旅游要嚴格管理、適度開發(fā),才能讓子孫后代都了解這段特殊的歷史和文化。

編輯:admin | 閱讀:
【 已有(0)位網友發(fā)表了看法  點擊查看
有關 的新聞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 請尊重網上道德,遵守各項有關法律法規(guī)
  •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導致的法律責任
  • 本站有權保留或刪除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評論即表明您已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最新推薦
企業(yè)服務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