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nèi)動態(tài) |
|
各地爭建“第一高樓” 用高度說話?
日期:2008-12-24 來源:建筑時報 作者:胡言直 我要評論()
近年來,各個城市爭建“第一高樓”方興未艾:除上海492米高的環(huán)球金融中心和在建的632米“上海中心”大廈外,出于對古都風貌的保護、始終對建筑高度加以限制的首都北京,國貿(mào)大廈三期以330米封頂超越銀泰大廈成為“北京第一高樓”;天津市的津塔高336.9米;重慶“嘉陵帆影·國際經(jīng)貿(mào)中心”已破土動工,其塔樓高度將超過455米,穩(wěn)坐“西部第一高樓”寶座;正在建設中的廣州新電視塔將以610米高度成為“中國第一高塔”,廣州國際金融中心(即西塔)將以432米的高度成為“廣州第一高樓”;南京紫峰大廈以450米高度,成為“江蘇第一高樓”;杭州在建的“杭州國際辦公中心”,以300米的高度成為“浙江第一高樓”;鄭州會展賓館高280米……而“東北第一高”、“華中第一高”、“中原第一高”、“西南第一高”、“華北第一高”等建筑名詞,也頻頻閃現(xiàn)在各大媒體的報道中。就連二線城市也在編織著高度夢想。如,廣西柳州市宣布建的303米“西南第一高樓”,已使廣西首府南寧276米的“地王國際商會中心”稍顯遜色。 能夠建設可以與西方發(fā)達國家媲美的摩天大樓,說明經(jīng)歷了30年改革開放的中國,經(jīng)濟實力得到了迅速提升,也證明了我國建筑科技確實前進了一大步。但各地用爭相往摩天大樓上砸錢為自己爭一席之地,似乎已經(jīng)被賦予了代言所在城市經(jīng)濟奇跡的“標識功能”,其背后隱藏的無疑是病態(tài)心理和政績沖動。這其中,除以賺錢為唯一選項的開發(fā)商之外,政府官員理所當然地擔綱了實踐城市野心的重任。在長官意志和政績觀念下,為城市“增光添彩”、代表了城市經(jīng)濟實力者除了高樓,似乎別無其他,“用高度說話”成為了建樓的首要標準。 “用高度說話”?對誰說?說什么?對投資者說這里有“第一高樓”,投資環(huán)境上佳;對老百姓說,這個城市是值得自豪的,因為有“第一高樓”。內(nèi)里的含義也很豐富,“我們這兒經(jīng)濟實力強”,“工作業(yè)績顯而易見”等等。 什么事就怕“一窩蜂”,更怕不顧后果地跟著“往高處走”。摩天大樓固然看起來養(yǎng)眼,也能滿足一些人的“自豪感”(其實應該說是虛榮心理),但不容忽視的是帶來的負面效應。 建設一座摩天大樓,動輒投資幾十億、近百億,甚至超百億,究竟帶來的效益如何?何時能收回成本并開始盈利?這些,本應該經(jīng)過科學、嚴謹?shù)恼撟C?蓪<覝y算,300米以上的超高建筑,其象征意義遠遠大于其在功能上的需求和經(jīng)濟效益的平衡。現(xiàn)實的情況是,高昂的成本和運營費用,使許多摩天大樓已難以為繼。原“中原第一高樓”——鄭州裕達國貿(mào)以2.73億出讓竟無人問津,佛山市52層高的國際商業(yè)中心因建設中途資金告罄拍賣時標價2億元都無人注目,評估價值26億元的廣東國際大廈起拍價16億元竟無人應聲……更多的高樓要么在建設途中成為“爛尾”,要么在大規(guī)模閑置和低出租率中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以總投資50億、420米高上海金茂大廈為例,每天開門的維護費用就高達100萬元人民幣。還有必須考慮的安全問題、環(huán)境問題等等情況。 還是實事求是、腳踏實地地為經(jīng)濟建設發(fā)展、為老百姓的民生動腦子,干實事好,少用,最好別再“用高度說話”了。 中國風景園林網(wǎng)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wǎng)使用,未經(jīng)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熱點推薦
企業(yè)服務
|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08 中國風景園林網(wǎng) WWW.dcj3647.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