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名勝 → 國內名勝 |
|
蘇州景點:以小見大網師園 退思園演繹水鄉(xiāng)文化
日期:2008-04-23 來源:新浪體育 作者: 我要評論()
網師園 圖/新浪相冊閃耀的石頭 網師園: 蘇州四大名園中,網師園是其中面積最小、布局最精巧的一座。以僅僅不到拙政園1/6的面積,卻能同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以小見大”的典型清代園林風格,是許多研究園林建筑者的最愛,是“精致玲瓏、小巧典雅”的最佳代表作。 網師園始建于南宋,舊為宋代藏書家、官至侍郎的揚州文人史正志的“萬卷堂”故址,花園名為“漁隱”。至乾隆年間,退休的光祿寺少卿宋宗元造園,因面臨王四巷(即今闊街頭巷),便取諧音而定園名為“網師園”。網師乃漁夫、翁之意,又與“漁隱”同意,含有隱居江湖的意思。民國年間,軍閥張作霖以此園作為禮物送給他的老師張鈞鑾,后來主人居于北國,網師園就租給了書法家葉恭綽和國畫大師張大千兄弟倆。 網師園分為宅第和園林兩部分,是一座典型的江南住宅園林。又可分為東、中、西三部分。東部為住宅區(qū),前后三進,屋宇高敞,有轎廳、大廳、花廳,內部裝飾雅潔,外部磚雕工細,堪稱封建社會仕宦宅第的代表作。主要建筑有:萬卷堂、擷秀樓和梯云室。中部為主,以水池為中心,面積約半畝的水面聚而不分,四周配以花木、山石,并佐以各種建筑物。這里池水清澈,游魚戲水,花木爭妍。環(huán)池廊、軒、亭翼然,夾岸有疊石、曲橋,疏密有致,相得益彰。中部花園名曰“網師小筑”,全園以彩霞池為中心,沿池堆疊黃石假山。南側小山叢桂軒深藏于黃石假山中,濯纓水閣出挑于水上,樵風徑隨山勢忽高忽低,月到風來亭臨池而筑,看松讀畫軒內陳設精雅,陳列著有億年歷史的硅化木。軒前有一棵800多歲的古柏,還有一棵200多年的白皮松。竹外一枝軒后的天井植翠竹,透過洞門空窗可見百竿搖綠,其后面為集虛齋。西部為內園,庭院精巧古雅,盛植芍藥。院里軒屋名以“殿春簃”,其建筑、家具、宮燈,多具明代特點和風格。1979年,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以殿春 為原形建造了中國式庭院“明軒”,使中國園林聞名于世。 退思園: 退思園建于清光緒十一年至十三年(公元1885一1887年),園主任蘭生,因人彈劾被革職,取名“退思”以期補過。園的設計者袁龍,詩文書畫皆通,他據(jù)水鄉(xiāng)特點,精巧構思,兩年時間建成。園占地雖不足0.65公傾,卻集多種造園手法于國內,堪稱園林精品。 退思園住宅分內外兩部分。外宅三進——轎廳(門廳)、茶廳、正廳,沿軸線布置,等級分明。外宅主要用于會客、婚嫁盛事、祭祖典禮。內宅建有南北兩幢五樓五底的跑馬樓,名日“畹多樓”,樓間由雙重廊貫通。廊下設梯,既遮風雨,又主仆分開。內、外宅可分可合,布局緊湊。中庭為住宅的結尾,也是住宅向花園的過渡。庭院以“坐春望月樓”為主體,樓的東部延伸至花園部分,設一不規(guī)則的五角形樓閣,名為“攬勝閣”。樓前置一旱船,船頭向東,向“云煙鎖鑰”月洞門,宛如待航之舟,將游人引向東部花園。庭前植香樟、玉蘭,蒼勁古樸。小院所用筆墨不多,卻引人入勝,銜接自然,為花園起到絕好的鋪墊作用。 退思園的花園以水為中心,建筑、假山沿水邊布置,建筑多貼水而筑,突出了水面的汪洋之勢,故有“貼水園”的美稱。退思園水面處理獨到之處就是水與建筑的緊密、貼進,整個園子象浮在水上,與其他園林相比,平添一分動感。 退思草堂坐北朝甫,隔池與菰雨生涼、天橋、辛臺(讀書思過的地方)和鬧紅一舸相對。與草堂相連的是環(huán)水池而筑的“九曲回廊”。退思園有兩處船肪建筑,一個在池中,另一個在旱院中庭。我國古代江南水鄉(xiāng),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園林的石舫、旱船自然是寄情于水、寄情于船的象征,這是一種水鄉(xiāng)文化的特征。 退思園的水面較開闊,而園內建筑體量均較小巧,處理不好則有散、亂之感。要解決這個問題,建筑的單體組合、臨水立面的變化以及建筑與水的進退關系,都必須處理好。退思園水池甫岸就成功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退思園全園布局緊湊,一氣呵成,有序幕,有高潮。跌宕起伏,象一曲人與自然完美結合的樂章。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相關新聞
蘇州園林
熱點推薦
企業(yè)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