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名勝 → 國內名勝 |
|
尋訪曾令人神往的圓明園核心區(qū)九州
日期:2008-11-26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 我要評論()
先祖為馬背上民族的滿族皇帝,不喜皇宮布局的莊重刻板,酷愛園林有山有水的溫軟,從雍正皇帝開始,各代皇帝每年都會長時間居住在圓明園中,由此發(fā)展到清朝中央各部院在圓明園外圍,都設有直屬機構,大臣們也紛紛在圓明園附近買園建宅。從此,清朝的實際政治中心就轉移到了圓明園。 圓明園至高無上的政治地位,也給圓明園遭滅頂之災埋下伏筆。1860年英法聯(lián)軍將焚毀圓明園視為給清政府的致命打擊,侵略者不僅用信函的方式,通知清政府要將圓明園“毀為平地”,還囂張地張告公布焚毀圓明園的日期。 哼著小曲的“蘭貴人”是在哪兒情迷咸豐帝的 在民間故事里,當慈禧還是一個普通的蘭貴人時,哼著江南小曲令咸豐迷情,從而改寫了人生。這傳奇一幕就發(fā)生在九州清晏的“天地一家春”。不知道故事與真實相比,細節(jié)上虛實幾何,但慈禧對“天地一家春”的念念不忘,是有據可考的。清光緒十二年,慈禧重修頤和園時,又把“天地一家春”刻在了消防儲水用的金缸上,至今在頤和園樂壽堂、仁壽殿,還能見到這些水缸。那么原來的所在該有怎樣的旖旎風光? 指向一大片草坪,劉陽告訴我,這里就是“九州清晏”。我睜大眼睛搜尋,平闊的草坪上,疏疏落落幾株喬木之外,看不出建筑的遺痕。 不僅此處,九州景區(qū)九個島,環(huán)列后湖,代表禹貢九州,而且山起西北,水流東南,山形水系與中國的地勢完全契合,體現(xiàn)“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移天縮地在君懷”,九州清晏的名稱,也寓意河清海晏,天下升平,江山永固。而現(xiàn)在沒有建筑的后湖,空空蕩蕩一派綠色,圓明園四十景圖描繪的一幅幅仙境般勝景,真的就在這里生長過嗎? 關于圓明園的記憶碎片 建在圓明園廢墟上的村落遷出后,無論已疏浚造山,整修過的,還是尚荒蕪一片的,都找不出十數年前鄉(xiāng)村的蹤影了。 上世紀的九十年代中期,我曾經跟隨朋友走馬觀花地參觀過鼎盛時期的“圓明園畫家村”。那幾年“圓明園畫家村”名噪一時,成了國內外各個傳媒、通訊社追蹤的新聞熱點,甚至成為“先鋒”的代名詞。 那時候,中國還沒有“職業(yè)藝術家”,現(xiàn)代藝術的生存市場處于渺茫不可知中。那時候也還沒有“北漂”這個詞,其時住在村里的天南地北的流浪畫家更容易被認作是盲流,最初青睞的是這里低廉的房租,慢慢地扎了堆兒,最多時有三四百人。其實畫家們主要租住在福緣門村,而福緣門村就趴在圓明園廢墟的遺址之上,所以都稱為“圓明園畫家村”。 走在村里拐彎抹角高低不平的小路上,兩旁農民蓋的簡陋的小平房摩肩接踵,圍成密密麻麻的小院。回憶起來,那天是跟著畫家“村長”老嚴(正學)串了好幾家門兒。每個院里,屋里屋外,成品半成品的畫作、顏料、酒瓶飯鍋雜陳。印象深的要算方力鈞、岳敏君的院子,人已經成氣候,來來往往的各色人等多,院子不僅干凈些,氣場仿佛都不同,方力鈞筆下那些禿子的大嘴巴過目難忘。 十年后圓明園畫家村結束,據說人員分流到宋莊、上苑,也有些人或改行或回家,或出國或南下發(fā)展。 跟圓明園廢墟有過千絲萬縷聯(lián)系的現(xiàn)代藝術,還不只是畫家村。七十年代末,北島和芒克等詩人,曾在圓明園廢墟之上,舉辦過多場詩歌朗誦會;北京詩人黑大春創(chuàng)作了諸如《圓明園酒鬼》等許多跟圓明園意向相關的詩篇……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熱點推薦
企業(yè)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