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區(qū)楊柳青重現(xiàn)津派“大院文化”
日期:2008-10-21 來源:人民網(wǎng) 作者:白敏怡
我要評論()
“大院文化”是中國民居建筑留給后人的寶貴財富,以往人們想要感受“大院文化”的魅力,都會選擇到晉商豪宅去一飽眼福。不過今后,伴隨天津市西青區(qū)“楊柳青大院區(qū)”(暫用名)項目的全面完成,市民不出津城便能感受到原汁原味的津派“大院文化”。近日,繼華北名宅石家大院、安家大院修繕完畢對外開放后,被譽為楊柳青“八大家”之一的董家大院完成了部分修復工作。
舊時大家族生活建筑實例
董家大院位于楊柳青鎮(zhèn)中心豬市大街,始建于光緒三年(1877年),占地面積1200平方米,建筑面積686平方米,整體為“田”字形結(jié)構(gòu)。大院采用軸線對稱制五間、兩進、雙路、小式硬山四合院建筑,一條中軸線將整個院落劃分為東西兩部分。每個院落按照嚴格的等級制度,根據(jù)主人的身份不同,采用不同的建筑裝修,較好地保存了楊柳青地區(qū)民宅原貌。
雖然歷經(jīng)風雨,曾先后作為民居、單位等用地的董家大院,原始結(jié)構(gòu)并無明顯破壞。從大門進入,中軸線兩側(cè)的四個便門分別通往四個院落,其中三個為帶素面磚欄板形式,磨磚對縫腿子。
剛剛恢復完成的東側(cè)第二進四合院,被譽為董家大院的建筑精華。該院為磚雕便門,圖案為佛八寶中間襯以花卉、花芽,上施磚雕磚椽。院內(nèi)5間正房為七檁小式硬山建筑,屋面僅有前后兩坡,左右兩側(cè)山墻與屋面相交,并將檁木梁全部封砌在山墻內(nèi)。正房中間簾架門,次間、稍間為欞花支摘窗,橫批窗配“蝴蝶”卡子花,摘窗“路路通”卡子花,所有窗心有木雕花芽。配房三間,和瓦屋面馬鞍脊。院內(nèi)不僅做了高出屋面的“女兒墻”,還在北方山墻使用了大型磚雕進行裝飾。整個建筑充分反映了董家以實用為主,不追求奢華的建筑風格,為楊柳青地區(qū)僅存的反映舊時大家族生活的建筑實例。
還原津派“大院文化”
在天津,一說到“大院”人們首先便會想到楊柳青的石家大院。近年來,隨著一部部歷史影視作品的熱播,石家大院早已名聲在外,成為津門旅游重地之一。而此次董家大院的修復,是繼石家大院、安家大院后,“楊柳青大院區(qū)”項目的又一項重要工程。根據(jù)規(guī)劃,“楊柳青大院區(qū)”預計總面積近4萬平方米,內(nèi)含楊柳青人趕大營陳列館、民俗博物館、民間花會博物館、楊柳青剪紙博物館、磚雕陳列館、文物陳列館、民間藝術(shù)陳列館及附屬設施和楊柳青木版年畫博物館項目等。目前,董家大院正在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進行修復;木版年畫博物館主體已建成,正在進行內(nèi)部裝修;“楊柳青大院區(qū)”總體規(guī)劃設計已初步確定。
中國風景園林網(wǎng)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wǎng)使用,未經(jīng)授權(quán),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zhuǎn)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