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名“開心果”的植物有好幾種,但我們最常指的是漆樹科黃連木屬的一種落葉小喬木的果實,其學名Pistaciavera之“姓”Pistacia和英文名pistachio均源自波斯語,暗指這種植物的老家在波斯灣一帶。
雖然“開心果”一名廣為流傳,但《中國植物志》收錄的“官方”中文名阿月渾子卻鮮為人知—這個俗名聽起來是不是頗有西域風情?沒錯,阿月渾子原產于敘利亞、伊拉克、伊朗和南歐等中亞及中東地區(qū)。
據考證,唐代時阿月渾子就由伊朗進入我國新疆,唐代藥草專著《本草拾遺》便以阿月渾子一名最早記載了這種植物,它的栽培歷史算起來有1300多年了。
后來,阿月渾子憑借自身味美質脆的食品優(yōu)勢,逐漸走上人們餐桌。充滿營銷點子的商家見這種植物的果實成熟時會開裂,像一張大笑的嘴,便發(fā)揮想象力給它冠名“開心果”,從此紅遍大江南北。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5 WWW.dcj3647.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