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中的結構性視角
伴隨著High Line項目的推進,它在周邊地區(qū)也產(chǎn)生了很大的輻射效應,所帶動的有住宅、商店、學校、辦公樓等等,整個地區(qū)都開始跟隨著逐漸復蘇,隨著越來越多的社會投資進入,舊廠房、舊住宅逐漸翻新,很多老舊的歷史建筑得以復蘇。同時也有很多新建建筑,并且是一批知名建筑師的作品?,F(xiàn)在的這段高線公園僅僅是一個開端,在將來,與High Line相連接的鐵路調車場也將轉變?yōu)橐粋€更加宏大的再開發(fā)建設。
一段原先荒棄的鐵路通過一系列的改造成了一個城市創(chuàng)新公園,但它的故事不止于此,因為這個事件給一個舊城地區(qū)帶來煥發(fā)新生的契機,我想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不僅僅涉及到城市設計、建筑設計等方面的問題,還涉及到社會參與、城市運營等其他方面的事宜,以便在社會層面上帶來廣泛的共識性,從而有效帶動市場化的運作,在政治層面上又有足夠的可行空間,再加上技術上的可操作性,從而將一個瀕臨危機的病人從死亡線上搶救了回來,這也是為何今天紐約人仍然深以High Line為榮的根本原因。盡管我們所能看到的這個項目本身可能在幾年前就已經(jīng)實施結束,但它的故事仍然還在延續(xù),在周邊地區(qū)引導著進一步各種尺度上的變革。
因此,城市更新是一個更加廣泛的課題,而不是某種單一性的項目設計。城市更新是關于整個城市地區(qū)的一個問題,而不是聚焦于某個建筑的問題。如何理解一座城市,一個地區(qū),這對于規(guī)劃師而言是非常核心的,如果定位不準,任何單一性的節(jié)點保護或者局部改造對于城市的整體結構來說就會顯得微不足道,由于所涉及的范圍太小,以至于難以在城市發(fā)展的浪潮中留存下來并再次成為更大城市發(fā)展過程中的重要策源地。
相反,如果當一個城市的活力被激發(fā)后,就會引導更加進一步的城市更新進行。因此我們可以認為,城市更新的要點并不在于那些可視化的標志性建筑,虛假的城市更新表面上往往曇花一現(xiàn),對于實質問題缺乏觸動,這在許多城市的工作中反映的特別突出,其中的關系需要更多的探討。
再以英國倫敦的Covent Garden為例。從18世紀起,倫敦市民就以Covent Garden和其附近的圣保羅大教堂作為城市生活核心,非常的繁華。然而到了20世紀下半葉,由于嚴重的交通擁堵和生活方式的轉變,Covent Garden面臨著衰退的局面,許多商家紛紛外遷。到上世紀70年代時,政府部門曾經(jīng)提議將其動遷并重建,結果引發(fā)了附近地區(qū)的居民集體抗議,并且通過一系列的運動,將Covent Garden較為完整地保留了下來。盡管原先市場的功能后來被搬遷到了外圍地區(qū),但Covent Garden仍然還是一個非常舒適宜人的步行區(qū),直到今天,該地區(qū)依然是倫敦最為繁華的地段之一。
Covent Garden , London
與之相反的情況則是巴黎的Les Halles,Les Halles原先也是一個重要的市場地區(qū),規(guī)模巨大。但是在1977年時由于地鐵樞紐站點的建造,因而完全遭到拆除,雖然也有許多社會人士進行廣泛呼吁,但最終由于涉及到成本、技術等一系列原因而未能成功。原先的市場被取而代之為一個巨大的商業(yè)中心,但旺盛的人氣一去不復,無法與原先的情況相比。到2000年時,由于形勢所迫,Les Halles又面臨著新一輪的改造工作,以改變目前的清冷狀況。
Les Halles , Paris
Donald Appleyard在其著作TheLivingCity中曾說:“老城市展示了人的尺度,個性化、相互關懷、手工技藝、美輪美奐和多樣性這些在機器制造的、現(xiàn)代造型的城市中所匱乏的一切,后者只有單調重復及尺度巨大的特性。”我們在此可以理解,老舊的城市環(huán)境是一個具有一定區(qū)域范圍的空間鏈接整體,這與我們通常理解的環(huán)境或建筑節(jié)點是兩種概念。
當我們在思考一個老舊城市區(qū)域的復興問題時,如何從一種真正意義上城市視角進行思考,去建構一種可以擴展的、可以持續(xù)的行動計劃,一種可以激發(fā)他各種外部發(fā)展的激勵機制,我想,其中的關鍵點則是時間因素的思考。我們很多的城市更新項目在時間上具有瞬間的光鮮效果,但缺乏時間上的連貫性,從而容易造成老建筑的冷卻性。
編輯:lianq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