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僧人枡野俊明:平靜地活著是件難事

2016-05-18 09:56:13         來源:《南方人物周刊》     瀏覽次數(shù):

  枯山水,步步是道場

  記者:日本一直推崇侘寂美學(xué),這種美學(xué)與枯山水之間有何聯(lián)系?

  枡野俊明:“侘”在日文中,最早說的是一個人在山里隱居的狀態(tài),在溪邊、泉邊或瀑布邊。在這樣寂寞的地方,如果有個很親的朋友來訪,他會覺得非常不好意思:讓你到了這樣一個地方!“侘”這個詞在日文中是“道歉”的意思,“侘寂”最早就是“寂寞”和“道歉”的意思,后來才延伸為一種美學(xué)。

  枯山水只是給你一個觀看空間,“侘寂”則是讓你進(jìn)去,就像一條山里的路??萆剿墒^和地上的苔蘚組成,讓人感覺比較硬。“侘寂”像是無意的,其實是非常用心地做出無意的感覺,這兩種“無意”有所不同。

  記者:兩者有何共同點嗎?

  枡野俊明:都是感受自身。你在這種空間里,可以感受到空間和你自己之間的關(guān)系。舉例來說,如果我是某個大公司的董事長,或是某個寺廟的住持,會感覺我自己很了不起,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個人去感受在某個空間里的安心,感受它的美,這才是最重要的。

  記者:通常我們覺得水代表生命,有水就有靈性,枯山水沒有水,能否解讀一下日本枯山水這種“舍水”精髓?

  枡野俊明:只把美的東西放你面前,那不算“美”,日本美學(xué)在于把美的東西藏起來,讓你去猜它的存在,給你一個空間。這種想象的空間是日本的美學(xué),就像你在畫海的時候,不可能直接把水畫滿,留出一個空間,才會讓看畫的人想象它的無限寬廣。

  記者:白砂、青苔、褐石,請介紹下三樣事物在枯山水意境營造中各自的作用?

  枡野俊明:石頭是不變的東西,一棵樹會因為陽光而傾斜、發(fā)生變化,但石頭是不會變的,石頭的主旨就是“不動”兩個字;白砂強(qiáng)調(diào)的是“潔凈”,如果走過去就會留下印子,它讓你覺得沒有任何人動過它,它是純潔無瑕的;青苔首先起到“對比”的作用,在砂沒有辦法足夠溫柔表現(xiàn)的地方,需要用青苔來修飾一下,讓整個空間看上去在自然地流動。

  記者:聽說你最早接觸枯山水是在京都的龍安寺?

  枡野俊明:沒錯,那是我小學(xué)五年級的時候第一次接觸枯山水,當(dāng)年我只有10歲,只是跟著家人很普通地路過龍安寺,但看見枯山水覺得很驚訝,寺廟里怎么能有這么漂亮的地方?我小時候也一直住在寺廟里,為什么我們那里就沒有?我坐在臺座邊緣,看了好久,覺得庭院前是這么好看,心里默默地想,如果我們的寺廟也有這樣一個地方就好了。我覺得龍安寺的枯山水是最高境界,那里的庭院和周圍綠化所形成的緊張感效果非常棒。

  記者:去過那么多次京都,能否用幾個詞來形容下你對京都的感情?

  枡野俊明:(想了想)傳統(tǒng)。靜寂。美。

  平靜地活著,是件難事

  記者:聽聞你對中國古詩有一定了解,而且很欣賞蘇東坡,可否舉例說下其作品對你的打動之處?

  枡野俊明:蘇軾在日本知名度極高,他是非常棒的作者,他的作品讓人非常有想象的空間,我印象很深的是他的一首七言詩,里面寫到“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你要聽佛陀說法的音聲嗎?聽呀!佛陀音聲在大自然中,生滅潺潺的流水聲就是佛陀廣長舌的音聲。你要看佛陀的樣子嗎?看呀,青青山嵐就是佛陀清凈的法身!徹悟佛陀真理的人,可以從一切事相上洞見人生,“溪聲山色”,大自然中,自己存在其中,且受到它的影響,這對于僧人和教法頗有影響。

  記者:作為禪僧,簡單介紹下你眼中的“禪”及禪宗美學(xué)?

  枡野俊明:禪就是尋找自我的過程,通過禪修,我們能達(dá)到中間的空,那個本真的自己。禪的具象化表達(dá)有多種,我很欣賞夢窗疎石制作的庭園,它將精神內(nèi)容具象為空間,從立體到平面,又如一休和尚的書法,雪舟住持的水墨山水畫,他對中國文化特別感興趣,曾到中國學(xué)習(xí)繪畫,此外禪文化還影響了日本茶道、能劇等等。

  我簡單地把禪的美學(xué)分為7種:第一是不完整,例如一件破損的瓷器。第二是脫俗,例如京都西芳寺(苔寺)的景觀。第三是自然,我們通過自己的技術(shù),做出自然的庭院,盡量看不出人為痕跡。第四是去除,在這些美學(xué)價值觀中,把多余的東西都去掉,留下最簡單、最真摯的東西。第五個是寂靜,遠(yuǎn)離喧囂,回到最安靜的地方。第六個是枯槁,人到了一定年紀(jì)后,不一定有年輕人那樣的想法,我們對美有自己特別的感覺。最后一個是幽玄,它不會讓你看到最后是什么,而是通過遮擋或若隱若現(xiàn)的手法,讓你對后面的東西有自己的想象。

  記者:這次講演題為“三十億年之緣”,可否說說取名緣起?

  枡野俊明:因為地球誕生了45億年,而生命誕生了30億年,我的講演主題是“共生的藝術(shù)”,我們和其他的生命共同生活了30億年。大家30億年一起生活在同一個空間里,因為有一個“緣”,大家原本都是生活在一個空間里的,到后來漸漸分裂成國家、民族,以自己為中心。對我來說,原來的“緣”是大家都珍惜在一起的生存狀態(tài),這是正確的生存狀態(tài)。

  記者:你如何看待衰老和死亡?

  枡野俊明:長一歲意味著人生年輪增加一圈,年輪究竟包含多少價值?很多人尚不清楚,特別是從工作第一線下來的退休人士,常常有種內(nèi)心被掏空的感覺,日本妻子把那些退休后的丈夫揶揄為“潮濕落葉”,該詞一度成為日本流行語,指掉在地上的枯葉一旦潮濕就緊附在某物上面。人不應(yīng)該總感嘆“我已經(jīng)老了”,而應(yīng)該告訴自己“我要好好展現(xiàn)老年人的魅力”,中國南宋時代禪宗燈史《五燈會元》中有句禪語:“老到疏慵無事日,閑眠高臥對青山”,如今年老慵懶的自己,對塵世間一切沒有任何留戀,而是每天悠閑地躺著眺望遠(yuǎn)處青山,可謂老年人從容內(nèi)心的極致表現(xiàn)。坦然接受衰老,并不是無需注意些什么,儀容、姿勢、呼吸,都不可忽視,而且要重視幽默精神,禪的本質(zhì)在于“實踐”,老年人要大膽釋放幽默感。

  年逾百歲依然與年輕禪僧一起修行的宮崎奕保禪師去世時高壽106歲,他曾說過:“常人認(rèn)為只要擁有‘何時死去皆可’的達(dá)觀態(tài)度就算開悟了,其實這屬于錯誤想法,唯有平靜地活著之人,才算開悟。死很容易,平靜地活著,是件難事。”

編輯:kangyuxuan

凡注明“風(fēng)景園林網(wǎng)”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屬本網(wǎng),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quán)者,應(yīng)在授權(quán)范圍內(nèi)使用,并注明“來源:風(fēng)景園林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

相關(guān)閱讀

日本禪宗園林設(shè)計大師枡野俊明談造園

日本禪宗園林設(shè)計大師枡野俊明談造園

作為一位設(shè)計師,枡野俊明的禪宗思想在他所有的景觀設(shè)計作品中都有體現(xiàn)。他超越哲學(xué)的設(shè)計理念是:“園林是一個特殊的精神家園,人們的心靈可以在其中安歇?!?a href="/htm/2018/0522/268085.html" style="color: #4eb3a1;" >【詳細(xì)】

日本禪宗大師枡野俊明談東西方設(shè)計理念差異

  禪宗思想在唐代時傳入日本,現(xiàn)代禪宗思想在中國、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都有傳播。近日,在第八屆園冶高峰論壇上,日本禪僧大師枡野俊明以日本禪宗文化與景觀設(shè)計理念為主題作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講座。【詳細(xì)】

日本園林大師枡野俊明:造園賞園都是修行

  枯山水又稱假山水,是日本園林獨有的構(gòu)成要素,禪宗美學(xué)對于日本古典園林的影響非常深刻,這在枯山水中體現(xiàn)最為明顯。【詳細(x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