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番禺園林攬勝 清代四大名園之余蔭山房

2014-02-24 11:15:21         來源:新浪旅游     瀏覽次數(shù):

清代四大名園之余蔭山房

  余蔭山房為清代舉人鄔彬的私家花園,始建于清代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距今已有140多年歷史。園占地面積1598平方米,以小巧玲瓏、布局精細的藝術特色著稱。余蔭山房的布局十分巧妙。園中亭臺樓閣、堂殿軒榭、橋廊堤欄、山山水水盡納于方圓三百步之中。

  余蔭山房與順德的清暉園、東莞的可園、佛山的梁園一道,合稱為清代廣東四大名園,而且余蔭山房是四大名園中保存原貌最好的古典園林,是典型的嶺南園林建筑。1989年6月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1990年國家建設部、國家文物局、中國建筑學會核定公布為全國近代優(yōu)秀建筑單位。2001年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清代四大名園之余蔭山房

  余蔭山房園地雖小,但亭橋樓榭,曲徑回欄,荷池石山,名花異卉等,一應俱全。西半部以長方形石砌荷池為中心,池南有造型簡潔的臨池別館;池北為主廳深柳堂。堂前庭院兩側有兩棵蒼勁的炮仗花古藤,花兒怒放時宛若一片紅雨,十分絢麗。深柳堂是園中主題建筑,是裝飾藝術與文物精華所在,堂前兩壁滿洲窗古色古香,廳上兩幅花鳥通花花罩栩栩如生,側廂三十二幅桃木扇格畫櫥,碧紗櫥的幾扇紫檀屏風,皆為著名的木雕珍品,珍藏著當時名人詩畫書法。隔蓮池相望,有臨池別館呼應,夏日憑欄,風送荷香,令人欲醉。

清代四大名園之余蔭山房

  余蔭山房占地面積1598平方米,坐北朝南,以廊橋為界,將園林分為東、西兩個部分。余蔭山房吸收了蘇杭庭院建筑藝術風格,整座園林布局靈巧精致,以“藏而不露”和“縮龍成寸”的手法,在有限的空間里分別建筑了深柳堂、欖核廳、臨池別館、玲瓏水榭、來薰亭、孔雀亭和廊橋等,在面積并不大的山林里,濃縮了園林的主要設施和景致,使有限的空間注入了幽深廣闊的無限佳景。

  宗祠入口設有大門和腳門,平時只會開腳門。有沒有留意到腳門都比一般人要矮呢,所以進去的時候就必須彎腰,祠堂是安放祖先牌位的地方,這一彎腰就好像鞠了一躬,表示了對祖先的尊敬。而大門只會在喜慶的活動打開,外姓的貴賓,本族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就從大門進入祠堂,其它一般族人只能從旁邊的青云巷進入。

清代四大名園之余蔭山房

  廣東的祠堂大多具有以下功能1.祭祖;2.正俗教化(辦學堂,為族人提供溫習歇息的場所);3.族人聚會場所(婚事婚宴,壽宴,開燈,組內人會議);4.宗族的司法公堂(族內人犯錯時作處理的地方,例如:浸豬籠)

  均安堂內一副二十一字的長聯(lián),是鄔氏家族的家規(guī)族訓。這位老爺爺在向幾個游客介紹祠堂內幾幅對聯(lián)的意思。:“惟孝友乃可傳家兄弟休戚相關則外侮何猶而介入,舍詩書無以貽后子孫見聞不俗雖中才未至為非耕。”

編輯:jiaoliting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wǎng)”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wǎng),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廣東成立特色小鎮(zhèn)發(fā)展聯(lián)盟

  12月13-15日,2017年廣東省特色小鎮(zhèn)建設工作現(xiàn)場會暨特色小鎮(zhèn)交流對洽會在中山舉行。【詳細】

廣東省將重點支持設施農業(yè)休閑農業(yè)發(fā)展

  11月8日,副省長鄧海光率省府辦公廳,省農業(yè)、林業(yè)、海洋漁業(yè)、旅游等部門負責同志到省國土資源廳就認真學習宣傳、整體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加快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以及加強農業(yè)和旅游用地保障等開展調研并作工作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