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葉榕絞殺油棕樹
俗話說的“獨木不成林”有它深奧的哲理。然而,在高溫、多濕的熱帶雨林里,卻出現(xiàn)了“獨樹成林”的奇特景觀。能夠形成“獨樹成林”奇觀的,在西雙版納熱帶雨林中主要是一種叫大青樹(Ficusaltissima)的高大喬木,它們與熱帶雨林所存在的“絞殺現(xiàn)象”有關。
大青樹是榕樹類(也稱為無花果)的一種,這一類群的植物在西雙版納熱帶雨林中有50多種。它們的果子是很多鳥、獸取食的主要對象,由于它們種子很小,種殼十分堅硬,不容易被鳥、獸消化系統(tǒng)破壞而隨其糞便到處傳播。有二三十種榕樹的種子能在陰、濕環(huán)境的其他樹木枝椏上發(fā)芽、生長。開始長出的根是氣生根,能吸收森林空氣中的水分和養(yǎng)分,成為附生狀的植物。后來這些根系循著被附著樹木的枝椏、樹干向下生長并長入地下。當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養(yǎng)分后,幼苗迅速生長,攀貼在樹干的根系也長出眾多的側根包圍樹干,這些側根又長出側根,把被附著的樹干緊緊包住,而且這些根系在相互接觸的地方能愈合。這樣,它們便對為它們提供種子萌發(fā)、植株生長條件的樹木進行絞殺,可謂“忘恩負義”。絞殺植物對被絞殺的樹木是十分兇殘的,全方位進攻。在地下,它們掠奪水分和營養(yǎng),使被絞殺樹木處于饑渴狀態(tài);在地面,它那如籃狀的根系緊緊地箍著被絞殺樹木的樹干、枝丫,抑制其增粗,阻止其水分、養(yǎng)分的輸送;而在樹冠上,絞殺樹很快分枝、長葉,與被絞殺者爭奪空間和搶奪陽光。熱帶雨林中被絞殺的植物,幾乎無一幸免,都要死亡,而絞殺者則取而代之,把被絞殺者的殘骸也當作營養(yǎng)慢慢享用。
森林中的絞殺者
附生性植物
當榕樹作為絞殺者完成對其他樹木的絞殺過程以后,一些種類如大青樹,它們的枝椏逐步向四周擴張。當巨大的枝椏長到一定長度,負荷過重時,便對枝椏的某些地方的皮層形成擠壓,自己造成損傷,或由于森林內因大風引起與其他樹干碰撞而損傷或由于林內上層樹冠的枝條斷落被打傷時,它們便在陰濕的條件下在受傷的部位長出一條條的氣生根。這些氣生根長入土壤后,迅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養(yǎng)分,很快就長大,成為支撐著粗大枝椏的“樹干”。這些“樹干”少的數(shù)十棵,多的數(shù)百棵,形成了“獨樹成林”的奇觀。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的科技人員,根據(jù)大青樹產生“獨樹成林”的機制,已在植物園中對一些通常不長氣生根、不形成支柱根的榕樹進行人工處理。現(xiàn)在,園中已有人為的“獨樹成林”景觀。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wǎng)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dcj3647.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