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物建筑保護維修的理論性問題
文物建筑保護維修的理論與實踐在西方有較多的論著,他們出于他們的國情,出于磚石為主的結構方式和民族文化傳統(tǒng)。我們可以借鑒,但不能完全照搬,我們是以木結構為主的建筑體系再加上我們的國情和民族文化傳統(tǒng),因此,必須有我們的特色,需要探討的問題尚多,現(xiàn)談以下幾個問題。
關于遺址和殘跡的保存與修復問題
關于古建筑遺址和殘存建筑的保存,在西方磚石特別是石構建筑中從理論和實踐上,都實行殘狀遺址和殘狀構件的現(xiàn)狀保存。在意大利羅馬,我曾經(jīng)參觀過許多遺址現(xiàn)場,殘存的臺階、柱礎,甚至還保存倒塌跌落的現(xiàn)狀。一些毀壞了的宮殿、教堂、公共建筑,幾根柱子或排排柱子煢煢孑立,甚至有些石構件還懸挑著,使人發(fā)思古之幽情,意味深長,原來建筑的形象、藝術美憑你去想象。正是因為這些遺址、殘跡是花崗石做成的,能經(jīng)久不壞。
然而以木材為主的東方建筑體系則有所不同。由木材(還有竹材等) 所形成的大屋頂,除了避雨遮陽之外,它就是為了保護建筑內部木結構和地面臺基等得以長存的需要而產(chǎn)生的。木材結構最怕雨水和干濕的變化,絕不能按西方希臘、羅馬、英法等等的露天柱子保存的辦法。再有木結構殘缺的梁柱、斗拱、椽望等也不能缺了不補配,因為關系到這一古建筑的存在問題。木柱子、梁架在露天,很快就會腐朽,不能存在了。就是不露天的木構件,如果缺損了一根柱子、一個梁、一個枋、甚至缺了一個斗拱也不能長期讓它缺著,必須要配上,就算臨時措施也要支頂上,否則這個建筑就不安全,就有倒塌的危險,這也正是木構建筑的特點。
再說到木構建筑的地面大多是磚鋪,條石階條,滲水嚴重,如果沒有地面建筑保護,極易毀壞。有些建筑的臺基地面連磚鋪也沒有,僅是夯土,夯土這種東西一見水就濕,踩上去變成了稀泥。這種建筑遺址也不能仿照西方的方法在露天保存。因而有許多遺址經(jīng)過發(fā)掘之后,只好覆蓋了。
在遺址保存方面日本創(chuàng)造了一種方法,即經(jīng)過發(fā)掘的遺址仍然將其覆蓋,而在其上復制一個與地下埋存遺址相同的“復制品”,既解決了保護的問題,又滿足了地面參觀的需要,我認為這是具有東方特色的。
關于維修工程中的“落架”維修問題
落架維修,是木構建筑保護手段維修工程中大型的項目,是指這一個建筑的病情比較嚴重或是有特殊的原因非要把它拆卸重裝不能醫(yī)治的情況下所采取的措施。在日本稱之為“解體”,意思都差不多。說通俗一點就是拆了重裝,該修補的修補、該換的換、該加固補強的予以加固補強。這種方法,是多年一直在重點維修工程中采用的辦法。它也是傳統(tǒng)的維修木構建筑的方法,也是木構建筑較之磚石建筑更為優(yōu)越的特點。一座木構建筑要將其落架或解體維修,較之要將一座磚石建筑“解體”維修方便得多。據(jù)日本專家介紹,大約二百年左右日本的古建筑幾乎都要解體大修一次,以補充更生其生命力。這個傳統(tǒng)在日本一直繼承下來。目前在中國古建筑維修工程中,一部分同仁把落架維修視為畏途,不主張落架,一聽落架就害怕。其原因是出于好意,因為在落架時一不小心就容易損害構件和附屬文物。再者,近來一些設計施工單位為了片面追求經(jīng)濟效益,缺乏文物意識,不愿花功夫保存原構件,擴大了新?lián)Q構件數(shù)量以增大工程造價,造成文物建筑原物價值的損失。這種擔心是可以理解的。其實木構建筑維修落架不落架,不是原則問題而是方法和技術問題,需要落架才能解決的就應該落架,不落架就可以解決的就不必落架。在中國傳統(tǒng)的維修技術中不落架已有很多“抽梁換柱、打牮撥正”的經(jīng)驗可以采用。
關于保存建筑的原物構件問題
在這里,我們必須強調保存木構建筑原材料原構件的重要意義。在落架過程中要像保護陶瓷、書畫那樣來保護古建筑的原構件和附屬藝術品,殘損的構件能修補用的都要加以修補用回去。據(jù)日本專家介紹,原來我們是凡有殘損的大都加以更換以求堅固。近些年來吸取了西方和中國提倡保存原構件的影響,也采取了盡可能加以修補利用原構件的辦法,可見在彼此借鑒上的作用。
西方的維修理論和方法也不斷發(fā)展。我前幾年到巴黎去特別參觀了巴黎圣母院的維修工程。該建筑的一些石刻構件的精美雕刻已逐漸風化損壞,如果不趁現(xiàn)在還比較清楚完整的時候加以保護,以后就會完全看不見了。而目前防止石刻風化還沒有辦法,于是經(jīng)過周密的考慮只好是用原石料,最大限度準確地按原雕刻復制將原石料抽屜換下來。這樣可使之“生命更生”,保存下去。據(jù)說也是受到東方木構古建筑更換構件的啟示,也說明了彼此借鑒的作用。
關于修復部分的“隨色做舊”問題
對文物建筑修復或修補部分,在色彩上如何處理的問題,東西方一直存在著兩種不同的觀點。東方建筑體系,也就是說木結構建筑體系,包括中國和日本、韓國、越南等國的傳統(tǒng),都是要隨色做舊,要與原來的建筑的色調相一致,甚至要把它的花紋彩畫等做得與原來的相同。如我國多年來所采用的“隨舊油飾斷白”的做法。永樂宮壁畫揭取時切割損壞之處完全修補如初,一點看不出痕跡。中國傳統(tǒng)的金石書畫修復也是主張隨舊“亂真”的。日本古建筑修復的傳統(tǒng)方法更是按原制補配整齊,色調隨舊,所以不少飛鳥、奈良(相當中國隋、唐) 時期的木構古建筑得以原狀流傳了下來。
西方建筑體系(主要指磚石結構體系) 修復的外觀處理問題,其理論是修復的部分要與原來的有鮮明的對比,一眼就能看出哪些是原來的,哪些是后來修的,不僅是在色彩上而且在材料上也用完全不同的材料。我在羅馬看到殘缺、斷損的白色花崗石柱用紅磚洋灰砌縫照原石柱的形式墩砌或補砌起來。色調和質地完全是強烈鮮明的對比,東方人看了總有點不舒服和不習慣。我認為,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應有我們的特色,不能照搬,因為西方有他們產(chǎn)生的原因,他們的建筑材料和結構不同,文化傳統(tǒng)不同,審美觀點也不同。他們新與舊有所區(qū)別可以參考,故意強調對比,讓人看了不舒服就大可不必了。我的意見是修復部分“乍看起來不刺眼,仔細一看有區(qū)別”就可以了,不必故意強調其強烈的對比。
關于經(jīng)常性的保養(yǎng)維護工程問題
經(jīng)常性的保養(yǎng)維修工程對于老建筑物來說,非常重要,對木構建筑尤為重要。一座歐洲的花崗石教堂,如果質量較好,不受特殊強大外力的沖擊,多少年也不壞。而木構建筑、磚土基礎,如果不注意經(jīng)常的保養(yǎng)維護工作,屋頂稍一漏雨,內部椽子望板、梁架就會糟朽腐爛。地面排水不暢,稍一積水,基礎就會軟化崩塌,上層建筑難保。因此,古建筑經(jīng)常性的保養(yǎng)維護工程十分重要,“所費不多,收效很大”。這也是特色之一。
對一座著名的古建筑的復原與重建,是中國歷代保護文物古跡、寺觀廟宇使之得以流傳下來。但其中有一個重大的缺點,即過去往往把它推倒重建,在重建時并不根據(jù)原樣恢復而是按照當時的建筑結構與形式新創(chuàng)作新施建但仍然具有重大的價值。如湖南岳陽樓,相傳為三國時魯肅練兵臺,后來唐朝重修改名為岳陽樓,宋朝時又重建并有范仲淹一篇《岳陽樓記》而馳名天下?,F(xiàn)存之岳陽樓系清代所重建,完全是清代建筑,但它仍然流傳了名樓的歷史,傳遞了歷史文化的信息,有著重大的價值,因而被列為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前,由于經(jīng)濟、技術和“保護為主,搶救第一”的方針等等原因,我們不提倡復原和重建工程,但從理論上說是應當允許的。我認為復原、重建工程只要具備了以下的條件,是可以。
(一) 要自籌資金。在目前,我們國家的文物保護經(jīng)費主要是用在保護搶救一些重要的古建筑上,很難撥款恢復或重建已經(jīng)毀掉的古建筑,因而資金需要自籌。在改革開放的大好形勢下,一些著名古跡古建筑的恢復和重建,近于公益公共事業(yè)的性質,有較大的社會效益,甚至有經(jīng)濟效益。因此,有可能籌到資金。還有一些效益較好的文物單位,可能有結余用來科學復原一些有價值的文物建筑,如故宮、北海、頤和園、居庸關等等。對于這些建筑群的完整,使之永遠長存并顯示其價值都有著積極的意義。最近,經(jīng)國務院批準正在重建的故宮建福宮花園就是一個例子。
(二) 要有復原的依據(jù)。籌集到資金之后,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就是要對準備恢復的古建筑找到復原的科學依據(jù)。這一問題十分重要,有時甚至比資金還重要,因為如果作為文物建筑的恢復,沒有充分的科學依據(jù)就不能進行。
復原的依據(jù)來自幾個方面: ①原建筑的實物遺存。這是最直接的依據(jù),如建筑的遺址、殘存的墻垣、柱礎和留下的磚瓦木石等等構件。②測繪圖紙和照片。有些重要古建筑在近代曾經(jīng)有專家學者或旅行家攝影師們進行科學的測繪和攝影,這類資料雖然不是直接的實物依據(jù),但其科學性強,是進行復原重建的可靠依據(jù)。③文字記述和圖畫。我國古代對一處重要的文物古跡、名勝或古建筑常常有生動詳細的文字或圖畫形象,有些建筑還有具體的尺寸,是進行復原的重要參考。但這些資料要做認真的分析研究,特別是詩詞歌賦和寫意畫、文人畫之類往往有藝術加工的成分。經(jīng)過科學的分析比較,其中也可能有不少非常珍貴的參考資料,所以對這部分資料也不能忽視,尤其對早期毀壞了的重要古建筑更為重要。④參借相應對稱或多座相同的古建筑。我國古建筑群,特別是禮制建筑和整齊對稱布局的建筑,其對應的門、樓、亭、閣等,往往在形制與結構上是相同的,甚至是同時制作兩套構件分別安裝修建的。因此,如果毀去了一個另一個尚存,就可以加以依照復建。如北京北海團城上的兩個門樓,一個為照景門、一個衍祥門,尺寸大小形式結構完全一樣,其中的一個門樓為八國聯(lián)軍侵略時所毀。為了保護團城這一重要建筑群的完整,振奮民族精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的1 9 5 2 年中央文化部文物局將其恢復,成為新中國第一個復原的古建筑。這樣的依據(jù),應該說是可靠的。但在對稱建筑的仿建中還有需要注意的問題,有的建筑完全對稱而功用不同,如鐘、鼓樓,外形和主要結構都一樣,但內部為了鐘、鼓不同的安放,也有所區(qū)別,需要予以注意。
?。ㄈ?/SPAN> 要有合格的設計施工力量。既然是恢復已經(jīng)毀去了的古建筑,當然應當是有重要價值或有特殊意義的(如團城衍祥門) ,就一定要把它修好,保證其質量。為了保證工程質量必須要有一個合格的而且是高水平的設計單位。復原工程設計事先要進行深入調查研究,收集資料,整理分析,實際是一個科研工作。方案和設計均需要經(jīng)過專家論證和相應的主管部門批準。施工更是保證質量的關鍵,除按圖施工之外,一些工藝技術很強的內容如彩圖、雕塑、壁畫等都需要有經(jīng)驗的老匠師、老藝人操作指導把關,才能使質量得到可靠保證。
編輯:Aggie